当前位置: 首页 > 大庆精神宣讲团 > 云端讲述 > 正文

我在家乡讲铁人—郭文草 在河南省南阳市讲述【人拉肩扛克时艰】

【来源:大庆精神研究基地 | 发布日期:2023-03-03 】

人拉肩扛克时艰

1960年1月为了解决石油资源短缺的问题,石油部党组决定开展石油大会战,同年3月王进喜率领1205钻井队从玉门日夜兼程来大庆参加会战。那时我国正处于新中国成立初期,虽然有一五计划为重工业做出的巨大贡献,但与美苏等国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。

就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,我们中国石油工人仍旧不信邪,不畏惧任何困难一心只为开采油田。他们一下火车不问吃不问住,见到人就问:“我们的井位在哪里?钻机到了没有?这里打井的最高纪录是多少?”当得知自己队里的钻机还没有运来,王进喜心急如焚,于是他就带领全队职工留在车站帮助卸运器材,当“义务装卸队”。当他们的钻机终于运到萨尔图火车站的时候,王进喜和全队职工欣喜若狂。可是,钻机运到以后,没有吊车和拖拉机,汽车数量也不足,如何才能把60多吨重的钻机从火车上卸下来呢?大家都焦急地想着办法。这时王进喜果断地对大家说:“这就像打仗一样,不能等!我们有条件要上,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!没有吊车,咱们37个人就是37台吊车,没有汽车,37个人就是37台汽车!就是靠大绳拉、肩膀扛,也要把钻机卸下来,运到井场上安装起来!”

说干就干,他们喊着“石油工人一声吼,地球也要抖三抖”的口号,30多人用绳子拉、木块垫、撬杠撬,人拉肩扛地把钻机、柴油机弄到井场,把变速箱、滚筒等设备,一件一件拉上钻台。就这样奋战了三天三夜,王进喜和工人们眼睛熬红了,嗓子喊哑了,肩膀压肿了,手上老茧磨破了又起了一层血泡,脸上掉了一层皮,终于把40米高的井架立在了井场上。

在当时的大环境下,国内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难,资金设备的供应存在很大问题。国际上由于我国与苏联的关系逐渐恶化,苏联不再对我国进行技术等援助,同时也依旧遭受着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排挤。在这种内外双压的环境下,大庆石油工人凭着“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”的大无畏精神,克服重重困难,把大庆油田开发建设成了世界上屈指可数的特大油田,人拉的是60多吨重的钻机,肩扛的是沉甸甸的责任。

正是有着以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在那个艰苦的年代做出了表率,使每位工人都拼尽全力只为成功打井。这30多人用绳子用力气用精神汇聚成为强大的力量,他们依靠人拉肩扛,扛起了一个世界级大油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