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庆精神育人,铁人精神铸魂。欢迎来到东北石油大学大庆精神宣讲团微课堂第一季第一期。我是本期主持人于昕。今天我们分享的主要内容是:泱泱大国,百年油殇。
清朝末年,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逼出了学习西方技艺的洋务运动,开矿山、办工厂,成为强兵救国、抵御外辱的迫切需要。然而幅员辽阔的国土,不缺煤、不少铁,单单没有找到丰沛的石油。加上当时中国内忧外患的纷争接连不断,致使我们开采石油的计划难以落实。
美孚石油公司在中国勘察失败后,便开始在国际场合四处散布悲观论调,“贫油国”的帽子从此压在中国人民头上,一压就是几十年。
建国初期,我国石油工业基础薄弱,由于石油资源短缺,地下情况不明,物质基础薄弱,技术力量落后,导致工业处于“贫血”状态,石油短缺成为国家发展的“瓶颈”问题。到解放时石油年产量只有12万吨,其中天然油才7万吨,5万吨人造油。每年都需要进口部分原油和成品油,还不能告别“洋油”时代。因为缺油,首都北京长安街上的公共汽车背上了沉重的煤气包,许多工厂被迫停产。缺油问题对我国经济建设、国防建设造成了很大影响。毛主席始终关心石油工业的发展,经常听取石油工业部、地质部领导的汇报,并指出“发展石油工业,还得革命加拼命!”
在大庆找到油田后,一些外国人曾说:“大庆油田的原油又粘又稠,除非搬到赤道上去开采”,并吹嘘,离开他们“中国人不可能开发这样大的油田”。大庆石油会战队伍不服输、不信邪,他们坚定地表示:我们有能力找到大油田,也一定能够开发好大油田。实践证明,会战队伍也确确实实做到了这一点。与国外同类油田相比,美国拿下东德克萨斯油田用了九年,前苏联拿下罗马什金油田用了三年,而大庆油田从第一口井喷油到探明长垣面积只用了一年零三个月,到实现石油基本自给,仅仅用了三年时间,真正为国争了光,为民族争了气。
本期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。弘扬大庆精神,培育时代新人,我们下期再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