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大庆精神宣讲团 > 云端讲述 > 正文

云端讲述第一季—外国语学院 丁江 在甘肃省兰州市讲述【缝补厂】

【来源:大庆精神研究基地 | 发布日期:2022-04-26 】

缝补厂

在石油大会战期间,由于野外施工的特点,工人们白天晚上苦干,衣服和手套坏得快,换新的又有困难。会战工委抽了3名工人和4名家属,用两口大锅在两栋破牛棚里办起了一个缝补组。缝补组的同志轮流上前线,为职工缝补衣服,并把职工穿破的工作服、大头鞋、手套收回来,经过拆洗缝补,再送给职工穿。后来,油田生产规模扩大,缝补组也扩大到200多人,改名为缝补厂,从原来的缝缝补补发展到补旧翻新,并可以制作“道道服”等17种劳保用品,基本上满足了油田职工的需求。缝补厂做的棉衣,当时被称为“两旧一新”,就是用旧布拼在一起做里子,把旧棉花弹好絮上,再配上新布面。实在不能拼用的布条,也攒起来送给工人用来擦机器,使有限的物资发挥了更大的作用。1966年5月4日,周总理来缝补厂视察,肯定了这种“缝补精神”。在我们采访缝补厂第一任党支部书记王凤允时,这位80多岁高龄的老人,动情地回忆起当年关于缝补厂的歌谣:一针针,一线线,细细地缝,密密地连;既暖和又方便,既节约又耐穿,为革命,为会战,献出了火热的心一片!这就是人们所说的“缝补厂 精神”。